“偏见让我无法爱上别人,傲慢让别人无法爱上我”,经典文学著作《傲慢与偏见》如是说。


上一次这句话被引用,源于2019年,亚马逊电商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三年后,上周四,亚马逊中国官宣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 电子书店的运营。文青们曾经的最爱,即将消失。



Kindle,风光不在


无论是kindle铁粉还是阅读爱好者,甚至只是看客,多少都有一些个人观点,众说纷纭之下,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kindle的离开,与不爱看书的人们无关。


2007 年,第一代 Kindle 发布,2013 年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从诞生之初,Kindle 只服务一件事:阅读。那正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几年。被短平快的互联网绑架了精力和注意力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一个符号证明“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从进入中国市场之日起,Kindle 几乎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截至 2018 年,亚马逊已在中国卖出数百万台 Kindle,线上书店库存达到 70 万本,付费用户比起五年前增长了 10 倍。


在这一时期,Kindle 一度和咖啡馆、MacBook 一样,成了“中产文青”的象征。


而后,这一盛景成为回忆。


世界在变,kindle不变


过去几年,Kindle一直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设备。似乎每一篇写 Kindle 的文章,都会说到 Kindle 的衰败,是从智能手机普及,数字媒体兴起开始的。的确,网络的进步,让人们实现了从只能刷文字段子的小手机屏幕,发展到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数据流量在全面屏手机看短视频。


似乎是人们不爱看书了,大环境不好,所以 Kindle 越来越小众,所以走向了终结。似乎亚马逊中国也接受了这种心理设定,决定躺平,甚至开始自嘲。前几年亚马逊在天猫平台投放了一组广告,官方广告文案是:盖 Kindle,面更香。

是用户不爱读书,只知道用 Kindle 盖泡面吗?事实并非如此。


2022 年,第 19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公布,数据显示,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1.05分钟,比2020年的20.04分钟增加了1.01分钟;而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总体规模达415.7亿元,增长率达18.23%;用户规模层面,2021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06亿,人均电子阅读量为11.58本。


人们的阅读习惯可能变了,但绝对不是不爱看书了。


Kindle 的成功,在于只服务阅读,而 Kindle 的失败,在于固执与懒惰。


数字阅读时代来临


与kindle相对应的,是国内飞速发展的电子阅读市场。巅峰时,Kindle阅读器在国内的年发货数量上百万台,但近三四年这个数字已经急速下降到之前的一半不到。与之相伴的,是国内新一批的阅读器厂家开始瓜分的市场:讯飞、微信读书、京东等先后入局,他们的新品推出速度、产品迭代能力,都远远超过远在大洋彼岸的亚马逊。

回顾本质,人们需要的是内容。而载体,则需多变。


数字阅读时代,全场景生态圈成为发展趋势。一方面是阅读的对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比如电子书、网页、电子地图、音频视频等;另一方面阅读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PC、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都能被用作阅读的工具。

谁能构建完整、稳定的生态圈,谁就将走在新阅读时代的前头。


京东读书专业版:构建全场景智慧阅读新生态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图书馆智慧化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汇云博图始终致力于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构建新时代的阅读生态圈,服务于全民阅读工程的推进,助力书香社会的建设。


2016年,汇云博图与京东读书数字阅读部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出了专注于机构服务的“京东读书专业版”,大力拓展数字阅读场景,研制开发自有品牌JDRead墨水屏阅读器、JDRead自助借还柜、JDRead瀑布流、汇读书等多项数字图书馆软硬件产品,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数字化阅读的全套解决方案。

资源方面


京东读书专业版与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现有出版物数字图书资源近20万,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全学科图书,热门书单同步更新、推荐,满足各种阅读需求。同步还为图书馆打造线上阅读环境、线下阅读角及配套阅读推广服务,为读者建立完善的阅读生态圈,让阅读精彩无限。


硬件方面


京东读书专业版可以提供配套的数字阅读的硬件产品服务包,包括墨水屏阅读器、阅读器自助借还柜、电子书阅读机、数字阅读空间设计和建设等。而多终端的阅读方式,也让数字阅读的边界变得模糊。


平台优势